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知识,也会讲解一下洛克王国的熊猫学者(由一个视频引发的思考)。如果你碰巧正在解决你的问题,别忘了关注这个网站。现在就开始吧,不多说。
今天在浏览头条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个视频。内容是:一个学校长得像初中生。两个班42个男生。体育课老师测试引体向上。42个学生中,只有一个学生做了五个,一个做了两个,一个做了一个,其他39个都是零分,有的跳起来连单杠都摸不到。还有学生的态度。所有人。
我看了好几遍,边看边想:这可不是小事!大多数人看完可能会感叹,然后就忘了,但我的思绪却飞到了25年前。
1996年,国家意识到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决定从那一年开始,中考参加体育测试。一开始是30分,后来是50分,现在是70分,但是标准越来越低。即便如此,学生的成绩率仍在逐年下降。
我在里面,每天看学生的体育课!课间做什么练习!所谓的大课间是怎么导演的!常常感慨:照这样下去,即使体育成绩提高到100分、200分甚至1000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提高不了!
因为体育课是为了上课,和其他科目一样,不是为了学习知识,一切都是为了考试,没有其他用途。
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绝对正确!有的还说:身体是1,其他如官位、金钱等都是后面的零。没有主体的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尽管国家要求:小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初中生每周不少于三节,高中生每周不少于两节。学生应该每天至少锻炼一个小时。但规则是规则,执行起来却行不通。
对体育生有多大影响?看看国内外的人怎么说。是怎么做到的?
世界伟人毛泽东发表的第一篇文章,竟然是《新青年》第《体育之研究》页,7000字。在这篇文章中,他从八个方面谈了他对体育的看法,并编了一套锻炼体操。他举了例子,提出了“精神文明,肉体野蛮”的口号。首先,他是口号的实践者。他在大雨中奔跑,在大江大海中搏击风浪,坚持锻炼,增强体质,为他后来在革命的艰苦环境中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基础。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倡修身,也就是修身。他把体育放在第一位。我主要是搞体育的,弱则不能孝,弱则不能忠。美德是建立在修养基础上的,而修养是建立在运动基础上的。他还引用了西方哲学:健康和力量的精神必须寓于健康和力量的身体之中。
最近看了一篇钱穆80岁的文章,《改革中等教育议》,其中感触颇深。这里摘录一段供我们参考。
论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个人生,一般来说是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而这个社会一般局限于城市。是一个温暖而狭窄的地方,是一个温室里玻璃阳光下培育的一种盆景花?从小长到大,长到老,常常在闺阁里徘徊,在城市间徘徊。湿漉漉的,湿漉漉的,蚂蚁附在带刺的昆虫身上,这不仅是失去大步的魅力,也是繁荣昌盛的品质。深山穷谷,惊涛骇浪,心魂不连,一脸愁容。筋骨软脆,趣味卑微。在学校的时候,不是不讲卫生的外号,而是享受卫生。不说运动,但运动只是游戏。它体质扎实,精力充沛,不要和欧美比。回头看看百年前我们最鄙视的八股时代,还是低人一等。我做学问的时候,去老家审过。每三年一次,因为交通不便,距离几百里,路程几千里。经过几个月的劳累,我得以跋涉山川,冒风霜,知天地之高,知亲民之物的无数变化。因此,强身健体的方法是当今学校青年做梦也想不到的。今天的我,对书本和文字视而不见,对朋友的咳嗽胆大妄为,身体和精力衰弱,意志薄弱,感情不老练,智力迟钝。我擅长传授知识和技能,造诣有限,应用能力较弱。已经分配了,希望花果,经常看到不知道怎么办。
写于80年前,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不如八股文考试时代。现在的学生体质怎么能和80年前相比?所以,一代不如一代是真的。
这是我们的祖先对体育的态度。国外呢?
约翰洛克,一位三百多年前的英国哲学家,在《教育漫话》中第一次谈到健康的重要性。为了能够工作和快乐,我们首先必须健康;要想能够吃苦耐劳,在世界上出人头地,首先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他还主张孩子的衣服冬天和夏天都不要太暖和。每天用冷水洗脚。他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例如,我反对先用冷水,尤其是在冬天。其他的我都可以接受。
真的不仅是反思的时候,也是付诸实践的时候。如果没有,几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