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娱开源帮助中心

首页 >> 游戏资讯
海因莱因的科幻故事,你知道吗?
来源: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2022-08-15 03:44:00

摘要:

海因莱因的科幻故事,你知道吗??科幻海因莱因?在美国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有很多杰出的作家。但如果你真的要选择一个旗手式的人物,那一定是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1907-1988)。在海因莱因的名字前面,经常会被冠以一大堆吓死人的头衔,比如美国现代科幻之父、前所未有的杰出美国科幻作家、美国主流文坛

海因莱因的科幻故事,你知道吗??科幻 海因莱因?

海因莱因的科幻故事,你知道吗?

在美国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有很多杰出的作家。但如果你真的要选择一个旗手式的人物,那一定是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1907-1988)。在海因莱因的名字前面,经常会被冠以一大堆吓死人的头衔,比如美国现代科幻之父、前所未有的杰出美国科幻作家、美国主流文坛第一位科幻作家、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三巨头之一等等。然而,真正体现海因莱因和他的科幻小说在众多粉丝心目中地位的,是他响亮的绰号“科幻先生”。

与许多从小就从事科幻小说的作家不同,海因莱因直到32岁才发表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在此之前,海因莱因在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学习,这是世界上三大海军学院之一。海因莱茵于1929年毕业,在班上243名毕业生中排名第20位(海军对这一排名有一个特殊的称谓,叫做吊床号)。之后在海军服役5年,曾在航母和驱逐舰上服役。可能有朋友说过,啊,一毕业就可以上航母了。太牛逼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海因莱因毕业的时候,别说美国海军和世界各国海军迷信大船和巨炮,战列舰才是海战的主力。航母是二等舰,只起辅助作用。真正顶尖的海军学院毕业生,一毕业就被分配到战舰。比如海因莱因的前任斯普鲁恩斯(后来是二战第五舰队司令,是堂堂的海军上将),他是海军学院毕业后的第一艘战列舰。如果海因莱因能一直待在海军,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至少能当个中校,运气好的话也许能当个上校。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海因莱因这个名字可能不在科幻文学史上,而是在太平洋战争史上。不管他死不死,他一定会成为海因莱因将军。

海军军官学校时代的海因莱茵

归根结底,海因莱因没有当将军的命。1934年,他因肺结核不得不以中尉军衔退休。之后长期住院。退役后,海因莱因一度打算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研究生,但因为健康原因,几周后就放弃了。在随后的几年里,海因莱因长期以四处奔波为生。他曾经做过中学老师,管理过水果种植园,做过银矿工人,管理过房地产。后来,他甚至一度打算从政,但因为落选而未能如愿。

至于海因莱因后来为什么会加入科幻圈,有一个传说是,1939年,当时正在费城美国海军实验站担任工程师的海因莱因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就在这时,一本科幻杂志发布了一则科幻小说征文比赛的公告,奖金为50美元。所以,海因莱因决定争取这50美元的奖金。但是当他写完第一部小说的时候,他觉得应该值更多的钱,于是他把它寄给了当时最著名的科幻杂志,《惊奇科幻故事》。《惊奇科幻故事》的主编,也是大名鼎鼎的坎贝尔,为这本名为《生命线》(生命线)的小说支付了70美元,并招募海因莱因为将军。

然而海因莱因的写作生涯一开始就被称为暂停。二战的爆发,让曾经信奉孤立主义的美国人无法置身事外。特别是1941年底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后,海因莱因和数百万在千千的美国人一样,投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作为一名文职工程师,他去了费城的海军航空实验站做研究工作,顺便还介绍了阿西莫夫和另一位名叫德肯普的科幻作家去那里工作。二战后,海因莱因重操旧业,继续职业科幻作家生涯。

1941年,海因莱因出版了他的《未来历史大纲》,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大量以未来历史为主题的科幻小说。这些短篇小说后来被收入1950年出版的小说集《出卖月球的人》(卖月亮的人),其中最著名的两篇是《出卖月亮的人》和《安魂曲》。前一部小说写的是一个企业家花了一生的时间制造飞往月球的火箭。后一部讲的是老板用了一生的时间,终于把人类送上了月球,但是因为年纪大了,不能乘火箭飞向月球。直到一位富有同情心的飞行员冒险带他去了月球,老人终于在月球上安息了。尤其是1947年2月,海因莱因的未来历史系列的代表作《地球的绿山》(地球的青山)发表在美国主流文艺期刊《星期六晚邮报》(星期六晚邮报)上。这部小说写的是2000年左右人类移居太阳系其他星球后发生的故事。这是美国科幻小说首次出现在主流文学期刊上,意义重大。此后,《星期六晚邮报》陆续出版了海因莱因的三部科幻小说。同时,海因莱因开始创作面向青少年的科幻小说,包括《伽利略号火箭飞船》 (1947)和《太空军校学员》 (194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伽利略号火箭飞船》中的部分内容被1950年的电影《目标月球》采用。海因莱茵和两三个合作者共同创作了剧本,这也是美国科幻作家参与剧本创作的最早案例。科幻历史学家约翰巴克斯特(John baxter)认为,这部电影标志着20世纪50年代科幻电影繁荣的开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因莱因的科幻小说创作达到顶峰。其中,1956年出版的《双星》(双数),1959年出版的《星船伞兵》(星河战队),1961年出版的《异乡异客》。(异乡的陌生人)和1966年出版的《月亮是一个严厉的女人》(苛刻的情妇中的月亮)为海因莱因赢得了四次雨果奖,奠定了他在科幻领域的大师地位。

《双星》基本上就是科幻版的《影子武士》:落魄演员洛伦佐认为自己找到了赚大钱的好机会。当他意识到自己要扮演大个子邦福德的时候,已经无路可逃了。邦德福特是整个太阳系著名的政治家。他领导的“扩张党”一直在追求太阳系各文明之间的平等与和谐。他的政敌绑架了他。如果他不能参加火星人的“接纳”仪式,地球人和火星人的关系就彻底被破坏了。天才洛伦佐不得不扮演这个危险的角色,并被火星人成功接纳。但这不是最终的结局。两大政治势力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洛伦佐必将经历更加惊心动魄的考验。

《月亮是一个严厉的女人》其实是写成科幻版的“独立战争”。故事的主角是月球的中央计算机“迈克”和他的维护技师奥凯利。“迈克”作为月球的神经中枢,负责维持月球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但只有奥凯利知道,迈克其实也有自己的感受,是和真人无意的。2075年,月球已经是地球的殖民地,向地球输出各种资源和农产品,而地球则想尽办法压榨月球人。更有甚者,原生月球人因为长期生活在月球的低重力环境中,一直无法返回地球。因此,月球人开始独立行动。有一天,奥凯利意外地救了美丽的革命者瓦约,并把她和同样支持独立的拉巴斯教授一起介绍给了迈克。结果可想而知,在独立派的鼓动下,迈克也开始同情革命,他想做一个弹弓。虽然石头看起来无力,但如果从月球上扔出去,因为加速度的原因,砸到地球上相当于200万吨TNT。本来月球上的人想以此为威胁,和地球上的人谈判。结果地球人没跟上,只好开始。结果当然是月球赢得了独立。拉?帕兹教授当选为首任大统领,成为月球开国元勋。然而,迈克从此沉沦,再也没有说话.

《异乡异客》被誉为“嬉皮士圣经”:史密斯是人类首次火星探险的唯一幸存者。25年后,他被第二次火星探险带回地球。结果,由于失误,史密斯成了火星上所有权利的拥有者。其实史密斯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火星人收养了他(怎么样?你觉得这好像拿错剧本了?没错,其实这就是火星版的泰山),它赋予了史密斯其他地球人所没有的奇妙力量和与地球人完全不同的想法。在百万富翁、伟大的学者和作家朱伯哈肖以及他的朋友们的帮助下,史密斯开始在地球上生活。但遭到一群政客和宗教狂热分子的不公正攻击。但是,史密斯逐渐意识到自己有先知的责任,于是开始在这些无知而固执的人中间传播火星人的思想,最后遭遇了和基督一样的命运。

《星船伞兵》是海因莱因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许多人批评海因莱因在这部小说中鼓吹军国主义,甚至批评他的反民主和纳粹倾向。其实只要仔细研究小说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星船伞兵》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Rico从一个没有经验的少年经历了新兵营的严峻考验,在战斗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星舰伞兵。海因莱茵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于海军学院,并有五年的军旅生涯。这使他比大多数人更熟悉军队生活和军营文化。所以,Rico的军旅生活才能写得如此传神。

作为一名老兵,海因莱因对纪律和秩序有着不同的一般理解。反映在小说中,作者创造了一个未来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公民权利必须在至少两年的兵役之后才能获得。其实这是一种义务优先于权利的社会制度设计,类似古罗马的军事民主。五六十年代,结合美国社会处于战后繁荣时期,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现实,不难看出作家通过小说表达的一种深深的焦虑,以及对人们强调个人权利而忽视社会义务的不满。

可惜后来的电影导演显然没有理解海因莱因小说的深刻含义。1997年,由保罗费尔胡芬执导的《星河战队》(星舰部队)上映。虽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但还是受到了星舰迷的诟病。其实这部电影的原剧本和《星船伞兵》无关。但是导演Verhoven的一个朋友看了剧本后觉得和《星船伞兵》差不多。所以在获得小说改编授权后,对剧本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让它看起来更像“星舰伞兵”。后来连导演自己也承认,他没有完整看过原著。这种改编的结果可想而知:小说中经历了战争洗礼而变得成熟的年轻军官,在电影中却变成了肤浅的整天纠结于三角关系的傻大兵;海因莱茵深邃的未来社会变成了太空版的纳粹帝国;就连原著中标志性的动力战斗服也被取消了,你能看到的只是一群拿着自动步枪,缺乏有效防护和火力掩护的青年成群结队地冲向恐怖的外星怪物。感觉仿佛回到了低成本怪兽科幻片泛滥的时代。

虽然饱受诟病,但《星河战队》系列在2004年和2008年以直接DVD发行的方式发行了两部续集,《星河战队之联邦英雄》(星河战队23360联邦英雄)和《星河战队之掠夺者》(星河战队:掠夺者)。这两部续集的影响力远不如第一部,剧情与原著关系不大。但第三部出现了疑似原版机动战斗服的装备,特效也有所提升。

1999年,索尼哥大邀请保罗费尔胡芬执导3D动画系列《硬汉部队:星河战队历代记》(粗脖子s :星河战队编年史)。但后来因为资金的问题,这部漫画原计划制作40集,但只完成了36集和一些零散的子场景。除此之外,1988年,日本人还把海因莱因的名著改编成了动画片《宇宙战士》(宇宙人),共六集,以OVA的形式发行。特别是擅长机械设定的日本动画师,对影片中的动力战斗服等武器装备进行了精心设计,使之更接近原著中的描述。单从这一点来看,很明显日本人的适应态度远比海因莱因的同胞严谨。

1988年5月8日,海因莱因在睡梦中去世。海因莱茵一生出版了十多部短篇科幻小说集和三十多部长篇小说。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全世界科幻小说读者的喜爱。

谈到海因莱因对美国科幻小说的影响,世界著名科幻史学者冈恩教授曾这样描述:他同时代的作家从他发表的短篇小说和成人小说中学到了很多。后来很多作家在少年时代就读过他的儿童科幻小说。他们有的模仿他,有的反其道而行之,或者攻击他的哲学,或者不按他的风格来。但是很少有作家不受海因莱茵的影响。他是他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科幻作家。如果没有罗伯特海因莱茵,今天的科幻小说可能会完全不同。

海因莱茵于1974年被世界科幻协会授予“科幻大师”的称号,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现在,大师已经不世了,留下的是无尽的回忆和怀念。

科幻小说的不朽大师



上一篇:火影忍者:博人看到自己老爸的黑历史会是什么反应? 下一篇:王者荣耀凯特琳玩法思路(凯特琳怎么出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