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报关于地球一小时的问题?地球一小时 电网?昨晚8时30分,“地球一小时”如约而至,世界各地的繁华地标灯光齐熄,秒变“暗淡”。中国上海陆家嘴的地标建筑熄灯前后对比图,响应2019地球一小时。2007年,悉尼举办了地球历史上第一次“地球一小时”活动,并在随后的几年间传遍世界。今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主题为“与自然共生”,关注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下降问题,为2020年由中国主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提前预热。
(观察者网消息)
昨晚(3月30日)八点半,“地球一小时”如期而至,世界各地繁华地标的灯光熄灭,秒变“暗淡”。这项以环保为名的活动已经进入了第十三个年头。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人们争论的焦点是:关灯一小时真的能节能减排吗,会不会影响电网的安全供电?
中国上海陆家嘴熄灯前后地标对比,响应地球一小时2019。(来源/东方IC)
2004年,澳大利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合作,希望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大放异彩。2007年,悉尼举办了地球历史上第一次“地球一小时”,随后几年传遍全球。
这项全球性的节能活动倡导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六当地时间20336030,家庭和商业用户关闭不必要的灯和耗电产品一小时,以示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今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以“连接地球”为主题,聚焦日益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下降问题,为中国主办的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提前预热。
中国香港维多利亚港地标建筑熄灯前后对比,响应地球一小时2019。(来源/东方IC)
活动前夕,众多明星在微博中呼吁大家积极参与,一起关注生物多样性。
倡导低碳环保活动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响应,但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
人们担心集体熄灯一小时。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是否会因为用电量的巨大波动而对国家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负面影响?
对此,微信公众号——国家电网新闻3月30日发文称,在“地球一小时”活动期间,电网整体负荷没有明显变化,处于电力系统正常承载范围内。
因为城市电网负荷的构成包括电力负荷、工业负荷、居民生活负荷、照明负荷、空调负荷等诸多因素。“地球一小时”活动期间,仅关闭部分照明负荷,占总发电量比例较低,对电网整体安全运行无明显影响。
而且,相对于每天早上八九点工业负荷上升,晚上工厂停工对电网造成的影响,“地球一小时”影响不大。
《国家电网新闻》的文章称,其实就单个家庭而言,关灯一小时节省的电是非常有限的,只占一年的1/8760。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个活动减少的耗电量更小。活动期间,关灯的人只能自己省电,电厂的机器还在正常运转。即使全国各地同时熄灯,电厂的机器也停不下来,电能正常输出,产生的电就不省了。
微博中知名科普博主@柴智也发布了一个短视频,回答了网友的问题。实际上,现代电网中功率分配的主要方法是调频。该系统通过AGC(自动发电控制)调节用电量和发电量,使频率保持在50 Hz左右,从而保证用户充足稳定的电力。
在不同的季节、节假日前后、一天的不同时段,用电量变化明显。在用电量的高峰和低谷之间,这一差距可能会扩大一倍。AGC可以应对几百万千瓦时的波动。所以“地球一小时”带来的用电量变化,无非是“从湖里舀出一杯水,几乎不值一提”。
@柴知道微博视频截图
@柴智补充道,如果再考虑到“地球一小时”宣传过程中的用电量、宣传资料的消耗、点燃的蜡烛以及交通产生的碳排放量,这个活动“恐怕更不环保”。
对于这一点,组织此次活动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并不避讳。官方网站的“常见问题”指出,“地球一小时”不是一个能量
主办方从未衡量过这项活动是否带来了碳排放的减少,因为活动的目标是激发个人、企业和政府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
毕竟,这次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李奥贝纳合作的大型宣传活动。
熟悉电力知识的网友也参与了这场讨论。
总而言之,“地球一小时”可能不是一种环保或节能的做法,但不会对电网造成冲击。而且,如果这种越来越有影响力的环保倡议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加强人们对能源资源的关注,启发人们思考应对环境挑战的解决方案,也就达到了目的。
正如网友所说,节约用电和能源应该保持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小时,而不仅仅是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