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特和拼多多的碰撞?淘特和拼多多有什么区别?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可能直到拼多多上市,阿里、京东也没有将其视为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为了避免拼多多依靠低价优势侵入腹地,老牌电商也相继推出了自家的防御型产品。五环外市场之争 2020年3月,淘特app正式上线。从目前的市场反馈和数据来看,淘特并没有突破拼多多的魔咒。斗志满满挤进五环外赛道的淘特,能否与众多后起之秀展开新一轮的斗争并保持优势,似乎还充满未知。
文|王雨桐
1元是虚假繁荣还是电商抢占流量的利器?
电商行业十几年来突飞猛进,一线市场早已被淘宝、天猫、JD.COM等电商平台瓜分。就在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电商已经成为红海市场的时候,拼多多诞生了。依托对三四线甚至乡镇下沉市场的攻占,填补了市场空白,并以砍价的“低价”和“裂变”营销策略,进入阿里和JD.COM腹地。
拼多多对于老牌电商企业意味着什么?
或许,是让他们看到,一线之外,电商行业还有更广阔的成长环境。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可能要等到上市,阿里和JD.COM也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为了防止拼多多依靠低价优势入侵腹地,老牌电商纷纷推出自己的防御性产品。JD。COM的京西,和阿里的淘特,都来源于此。
但是,到现在为止,所有的家电都没有搞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
市场外五环之争
2020年3月,淘特app正式上线。
淘宝之初叫“淘宝特别版”。原来的界面和气质和陶特刚出道时的品多多——很像。它的使命是“进攻”,而复制和对标拼多多则是一条“捷径”。对于阿里来说,三四级市场并不陌生。2014年之前,下沉的市场和用户在阿里都是自然增长的状态。2014年,是一个关键节点。那一年,阿里在美国上市,农村市场被定位为三大战略之一。这是阿里结构化布局下沉市场的起点。
2014年10月,农村淘宝APP上线,第一个农村淘宝服务站落地浙江桐庐,但当时的农村市场更像是阿里的试验田。2017年6月1日,农村淘宝APP下线,成为手机淘宝中的一个子模块。对于刚刚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农村用户来说,淘宝的用户界面无疑过于复杂。拼多多借此机会默默占领农村市场。
数据显示,目前拼多多的活跃买家数已经超过8亿,这对于增长乏力的阿里来说并不是很好的消息。迫切需要找到增长点。
农村市场是这个时候最好的增长点。在这个战场上,阿里和拼多多也是正面交锋。
2020年7月底,品多多推出首届“真香节”。平台拿出1亿现金补贴网络名人的苹果等“真香”产品,并邀请网络名人王敬泽在直播间卖货。与拼多多类似,据淘特总裁汪海在淘特发布会上介绍,淘特10元店依托线上直销模式,定位为覆盖各种生活场景的小商品;淘100定位为消费升级的潮流商品,专注于高性价比优质商品的“大牌置换”,有助于孵化工厂品牌。同年,一淘就在双十一节前推出了“1元香节”。在此期间,淘联合了145个产业带,120万产业带商户,50万工厂,产品从货源产地直送,一切一元。宣传口号是“比真实更香,1元更香”。
数据证明超低价策略相当有效。一淘用9个月做到用户过亿,用21个月超过2.8亿用户。当时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78%的淘特用户与拼多多重合。这个成绩是阿里从拼多多抢夺用户的绝佳战绩。
淘VS拼多多3354无法突破枷锁
一淘和拼多多的碰撞是从价格战开始的。
通过“切一刀”的社交裂变方式,拼多多在2019年底完成了平台上5.852亿活跃买家和超510万活跃商家的积累;还利用“新品牌计划”拉起了国内上百条产业带。商家不仅实现了直供,也丰富了SKU平台。2019年,拼多多交易额成功突破万亿门槛。同样专注于下沉市场的电商平台,淘特定位
“低价优质”本应是淘客的标签,但低价的淘客做到了优质吗?
从目前的市场反馈和数据来看,陶特并没有突破拼多多的魔咒。在黑猫投诉平台,也有不少消费者因淘到的产品质量问题、发错货而对平台发起投诉。根据相关资料,淘也有一些低促、1元抢手机、拼单等活动。但有时候拼出来的手机1元收到的商品是手机壳、纸巾等与实物不符的商品,提现活动总是显示“提现额度”被抢光了。今年315,淘客因涉嫌卖假货、发红包等虚假宣传,陷入品牌信任危机。
在营销策略上,淘特选择了落地方案,但碰瓷的却是同舟共济的品多多。例如,去年10月中旬,在其广告词中多次出现“淘特请客,免费”的口号。
为了避免进一步的焦虑,陶特开始转型。
3月23日,淘大总裁汪海宣布推出淘大10元店和淘大100,这两个渠道的产品均来自1688超级工厂和淘大合作工厂。据汪海介绍,淘特10元店的定位是可以覆盖生活各个领域的小商品,致力于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买生活用品。类似于之前满大街的各种2元店、5元店、10元店,淘客打造10元店的场景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便利和实惠的追求。淘100相当于一个“百元店”,定位为一类具有消费升级趋势的商品,主打性价比“大牌平价”,帮助孵化工厂品牌。
但陶特能否后来居上,不得而知。
特VS京西——服务短板依然存在
与淘特同时进入市场的京西,也呈现出与淘特完全不同的发展状态。
和淘不同,京西利用的是京东。COM强大的平台赋能能力,以更多的服务覆盖更多的用户。以2021年618购物节为例。京西宣布将“京西官方直营”正式上线618,称将通过官方精选、低价直购、24小时配送、免费退货等服务,为用户带来“真好货、真便宜货”的购物体验。数据显示,京西618全面上线10分钟后,其电商订单环比增长156%,工业带工厂产品和农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00%,生鲜农产品销售近20万斤。
这样的数据背后,是JD.COM长期布局的商业网络和物流体系。这个优势是淘特给阿里从来没有的。
相反,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淘客还在降低阿里商业版图的盈利能力。2021年5月,淘宝特供版升级为“淘特”的发布会上,汪海说:“巧合的数据不能说,因为可能会影响股价。但是淘客从第一天开始就以下沉人群为主,这和淘宝在用户增长的整个策略上是不一样的。”但在阿里最新公布的财年季度数据中,淘网年活跃消费者净增3900万,低于上一季度净增5000万的峰值。
就公司整体战略布局而言,由于品类的重叠和价格的影响,淘客已经间接与天猫、淘宝等原有电商平台形成竞争。所以淘客很难给阿里的市场加分,甚至损害天猫现有商家的利益。阿里巴巴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被淘拖累的阿里已经凸显出被淘拖累的压力。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一淘、淘宝、Lazada等业务的营销费用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1%上升至15%,达到367.06亿元。营业利润70.68亿元,同比下降86%。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淘客仍然在大大削弱阿里巴巴的盈利能力。
在瞬息万变的电商赛道上,即使像阿里这样发展,面对新模式新打法的冲击,老牌玩家阿里